擦亮金馬招牌開拓影展新頁 聞天祥獲第九屆楊士琪紀念獎

楊士琪紀念獎第九屆得主聞天祥 逆境創新開拓影展新頁
楊士琪紀念獎委員會今宣佈選出第九屆得主為金馬執委會執行長聞天祥。主委胡幼鳳偕同副主委藍祖蔚、林文淇日前親赴金馬執委會辦公室,當面通知聞天祥為第九屆得主,肯定他長期在影展策展、營運及電影文化推廣上,逆境創新,卓然有成,並邀請他於5月18日參加頒獎典禮。
聞天祥聞訊驚喜,一直謙稱不敢當,三位在場委員都一致推崇他「早該得獎」,只是現有的電影獎項都沒能關照到影展人的貢獻,而影展是推動電影很重要的一環。楊士琪紀念獎旨在獎勵逆境創新的電影工作者,委員會於1/27開會票選出聞天祥為第九屆得主。
委員們肯定聞天祥不斷在影展策畫上推陳出新,推廣電影文化,培育電影人才,為金馬開創新局。近年金馬獎在疫情與大陸抵制等雙重壓力下,他仍能持續擦亮金馬獎在國內外的金字招牌。
聞天祥是金馬獎執委會2009年改制以來第一位執行長,在位12年來,歷經侯孝賢、張艾嘉、李安、李屏賓四位金馬主席,陸續推出奇幻影展和經典影展,現在金馬團隊每年四月舉辦奇幻影展、六月舉辦金穗獎、八月舉辦經典影展、十一月辦金馬影展,全年都是影展。
不但開拓年輕影迷也吸引資深影迷,在電影教育與推廣上深具影響力。同時開拓財源為影展留才育才,使經驗得以傳承,經驗豐富的金馬團隊益加茁壯,向心力十足。
楊士琪紀念獎的委員黃建業特別肯定他在影展策畫及營運上的創意與執行力,他在聞天祥於輔大念中文系創辦電影社時就認識他,當時是錄影帶時期,聞天祥分享自己蒐藏的五六百部影片,吸引了非常多大學生,而「入社要讀過厚厚的電影史」傳為美談,不過他否認這則江湖傳說,他說當時並未設這麼高的門檻,只要交會費,就可以在他家客廳觀賞經典影片,因此每逢假日,他家「客廳就是電影院」。
黃建業和小野都盛讚聞天祥處事理性有原則,溫和又圓融,2002年他在台北電影節擔任策展工作時,當時台北市政府採每年招標的不穩定制度,他仍能有原則又有創意地執行策展工作,他的優異成績深得侯孝賢信任,因此延攬他成為首屆改制後的金馬執委會執行長,他也得到電影基金會董事長朱延平的充分授權,開展了金馬獎的新頁。
他和侯孝賢創立的金馬電影學院,為電影圈培植新秀的實戰經驗,先後培訓了趙德胤、李中、陳哲藝、胡波等受國際矚目的青年導演。號召了二十位台灣傑出導演合作電影《10+10》,意義非凡。原本金馬創投只媒合電影,他擴大增設電視劇的投資項目,對於影視不分家的產業生態有實質正面影響。開辦金馬電影大師課,夢幻師資陣容連國際名導柯波拉都在列,成為年輕影人爭相搶修的專業進修課程。
他在建中時就以寫影評取代周記,16歲開始投稿寫影評,自1992年至2011年為年度電影年鑑撰稿及結集成書的評論集《過影,1992-2011台灣電影總論》,以筆見証了台灣電影發展。
楊士琪紀念獎委員會總幹事王師表示:「我年少時就看聞老師的影評,他總能以特殊的角度切入,以優美的文字表達,打開我仍在迷霧中的視野,指引我對電影的審美及新角度的理解。」而金馬獎每年的選片指南由聞天祥親自開講,不論影史或八卦信手拈來,總是座無虛席,吸引了眾多年輕影迷朝聖。
而對影展人員來說能在金馬團隊工作是件幸福的事,聞天祥透露張艾嘉卸任主席時,特別提到很心疼員工辦公場所非常侷促,接任主席的李安,上任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要他找地方搬家,找到了中華路上台糖會館現址,員工終於有較寬敞舒適的辦公環境,而原本的辦公地點改裝成試片間,不但做為評審看片之用,且租給其他電影公司試片,現已回收當初裝修費用。員工雖然工作時很辛苦,但是有寶貴的專業經驗傳承,每年金馬獎頒獎典禮結束後舉辦的員工旅遊,也是其他影展艷羡的福利。
第九屆楊士琪紀念獎將於5月18日在國家影視聽中心大影格舉辦,於「第二屆傑出影視聽工作者聯合頒獎典禮」上頒獎。